爱国·奋斗丨郑永安:学习和感受陈达院士的情怀和精神

——在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8-11-05浏览次数:3584作者:郑永安来源:南航报供图:新闻中心责任编辑:寇晓洁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10月21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启动暨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在将军路校区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楼前举行,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塑像创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陈达院士学生、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汤晓斌分别在仪式上表达了对陈达院士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三篇讲话发言内容经整理,已刊发在10月30日发行的《南航报》上,新闻网现开设“爱国·奋斗”专栏,将原文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科学家、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表达我们全体南航人对陈达院士的敬意,号召我们全校的教职工、党员干部向陈达同志学习。

我是2015年的7月2号到南航任职的,在跟陈院士几次的交集中,有三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次是2015年7月10号,我到陈院士的家里去看望,当时他已经身患疾病。作为学校党委的负责人,我试图了解他的病情,关心他治疗的过程,但是他并没有过多接我的话,而是急于了解我对南航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想法。他迫切的想知道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新举措,他也谈了自己的想法。第二次是我陪同马兰基地的司令员看望陈院士,陈院士开口就问,现在军队在搞改革,马兰基地的出路在哪,军事科研的出路在哪?第三次是我到医院去看望陈院士,当时他的夫人和女儿在医院值守非常辛苦,我就提出可以请他的学生或者青年教师来轮流值守,但陈院士非常坚决地拒绝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岗位,青年教师就应该在他的三尺讲台和实验室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家多贡献科研成果,我们自己家里的事自己家里解决。”当时的他病的已经非常严重了,在那种情况下他还能说这样的话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去年暑假,我带领了20多位南航青年教师到马兰基地参观学习,去看了红山基地,参观了陈达院士生活学习过的地方。红山基地是一个远离城镇、远离都市、交通非常不便、气候也非常不好的地方,而陈院士在那儿工作了几十年,非常不容易。在那里,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可以说,陈院士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了一生,也为南航的人才培养倾注了很多心血。在陈院士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科学家、一名军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高校教师的高尚品德。2016年9月,学校党委号在召全校师生向陈达院士学习的文件中,凝练了陈院士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想说,对于他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任何文字都显得很苍白。正因为陈达院士有对国家的情怀,有对国家国防事业的奉献,有对南航的情怀和贡献,吴为山教授才愿意在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亲自设计和制作陈达院士的塑像。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南航在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同志可能认为我们现在缺的是资源、场地和资金,但是我认为现在学校在硬件条件上和很多国外的高水平大学不相上下,我们现在缺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做一个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精神。陈达院士身上正具备这种精神,我们今天在现场的各位同志和南航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真切感受陈院士的这种情怀和精神,将陈院士的这种精神和情怀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南航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最近几个月以来,总书记在几个场合讲话中专门指出核心技术是要不来的,也是买不来的。所以,我再一次号召南航全体教职员工和党员干部向陈达院士学习,努力工作,努力为国家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国家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努力去解决制约我们国防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技术难题,我相信院士的精神会在我们南航发扬光大,相信南航的明天会更美好,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再一次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我校隆重举行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

http://newsweb.nuaa.edu.cn/2018/1021/c743a13862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