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塑像在南航揭幕

发布时间:2018-10-23浏览次数:1136作者:钱贺进 宋依繁来源:新华网供图:责任编辑:王伟审核:王静

字体:

10月21日上午,在南航“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国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塑像正式揭幕。

    

陈达是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曾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测试工作。自首次核试验至今,我国共进行46次核试爆实验,陈达共参加41次。他也是南航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创始人。2016年7月22日,陈达与世长辞,享年80岁。

    

陈达院士雕像揭幕引发师生缅怀

    

陈达院士雕像由国际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倾情创作完成,历时一年有余,主题形象取材于陈达生前工作瞬间的摄影照片,以胸像的形式塑造出陈达同志才思敏锐、刚毅果敢、豁达乐观的人物品格和精神风貌。雕像高2.05米,背抵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楼,坐落于砚湖湖畔。

    

吴为山介绍,陈达院士雕像底座是用一整块坚硬的原石所制成,代表着院士不懈的追求与智慧;雕像的像身则是铜的,化为青铜的过程中要接受1800度高温的锤炼,象征着院士所经受的磨砺以及他坚毅的品格。

    

揭幕仪式上,吴为山满怀深情地说,能为陈达院士塑像感到十分荣幸,这个雕像不仅仅是青铜的,它应当是富有温度的,在这个温度当中体现着我们对陈达先生的敬爱,对科学的崇敬,也体现着陈达先生对党、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金石有声,是对陈达院士精神的提炼和凝淀,使这种精神永存于天地之间。

    

揭幕仪式后,陈达雕像前一圈圈围满了前来献花的人群,手捧鲜花的人群甚至排起了长队,鲜花重重叠叠堆满了雕像前的空地。

    

严谨的治学精神与人格魅力并存

    

当54年前的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时,一群意气风发身着防化服的年轻研究员们冲进久久不曾散去的巨大蘑菇云中进行化学采样,陈达便是其中一员。夏日的戈壁滩骄阳似火,陈达就是在气温高达42摄氏度,地表温度超过72摄氏度的新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核试验史上的奇迹。

    

2001年5月,这位65岁的老人拒绝了包括母校清华大学在内的多家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来到了南航,决心将他的余生都交付给这片热土。在学校支持下,陈达采取了学科交叉的方式创建了南航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医学物理和核材料,并不断完善、发展、壮大。

    

据陈达在南航的首位弟子、南航材料学院副院长汤晓斌教授回忆,陈达在南航讲课的这些年来,从来都是自己备课,备课本上永远写得都是密密麻麻。每次讲课,院士都是以西装领带出场,70多岁仍坚持从头到尾站着讲课,会不厌其烦地用粉笔一个个写出推导公式,满黑板的板书工工整整。陈达却自谦地说:“科学研究我在行,教书育人我是半路出家,讲课艺术我还需提高。”

    

汤晓斌回忆起陈达最后一次授课经历时讲道:“2014年9月份,年已77岁的陈老师主动向我提出要给大一新生上专业导论课,那节课持续了两个小时,下课后还与学生们合影了半个小时。结束之后,我送陈老师回去,他在车上遗憾地对我说:‘身体真的坚持不住了,腿酸得不行,看来以后不能给孩子们上课了。’之后他进行了第二次手术,这是他最后一次给本科生上课。”

    

“陈达精神”将一代代传承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既是陈老师的传承者,也是他的传播者。”汤晓斌表示,“我们是他的弟子,陈老师身上好的精神品格都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传播者我们应该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我们身上得到继承,让更多的人学习到他这种对国家、对事业、对后辈的热爱与关怀。”

    

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郑健说:“我在图书馆的时候看见陈达院士的事迹展览,看见了他为祖国核工程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别是他为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做的备课笔记,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深深的感动,今天特意过来参加揭幕仪式。”

    

在献花现场还有很多南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带着对陈达院士的崇敬和感念来到了活动的现场。“我们院的核工程系是陈达院士一手创办的,我虽然是新生,但是在学习了解陈达院士事迹之后,对他十分崇敬,能够给他献上一枝花也是我的荣幸。”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高佩雯表示。

    

南航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书记说,陈达院士将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用一生对我国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希望广大教职工要以优秀知识分子为榜样,自觉践行爱国奋斗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培育者、国之重器的创造者、新风正气的引领者和南航精神的传承者。(钱贺进 宋依繁)


新闻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2018-10/22/c_1123596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