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珠峰计划”专版丨陈兵教授:基础研究瓶颈在于师资

发布时间:2018-08-18浏览次数:1856作者:温才妃 王之康 许悦 武悦来源:中国科学报供图:中国科学报责任编辑: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2018年8月14日发行的《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出版专版,围绕两个“珠峰计划”展开深入探讨,采访了国内六所知名高校不同学科的专家;其中,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兵教授围绕“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研究”的专题,接受了采访。



“珠峰计划”重提 基础研究何往(节选)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其实,早在2009年,直面“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就出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当时,这个计划也被称为“珠峰计划”。可以说,它是现在这个“珠峰计划”的试点版本,在十几所重点高校中铺开。

本期,本报深度探讨两个“珠峰计划”,希望能让读者对其中异同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我国基础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探秘

教育部此时重提“珠峰计划”是出于何种考虑?与2009年推出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相比有何不同?具体又反映出哪些问题?


基础研究瓶颈在于师资


陈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就计算机学科来说,我国的基础研究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是计算机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

但从目前来看,国内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是国防科大、中科院计算机所、清华大学等部分科研院校的老师,而大部分高校则没有合适的相关师资力量。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尽管已经有一些国产操作系统,但缺乏大量的用户支持;编译器也一样,通常使用到的C、C++等编程语言的编译器也来自于国外;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国内虽然有,不过使用者相对较少。所以,计算机基础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理论上,计算机应该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高校更多关注的是软件与应用方面,在基础理论和硬件方面课程却很少。比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数学基础课“离散数学”、硬件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编译原理”等并不开设,这就导致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变成了纯粹的应用专业。

以小见大,通过对计算机学科的分析,我认为,我国基础研究最核心的瓶颈问题在于缺乏相关师资力量。

以计算机学科为例,很多高校缺少作基础研究的老师,尤其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了一项改革,即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其核心思想是将来让学生不仅会用计算机,还要知道计算机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系统能力。

但是,计算机基础研究的开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表现在现有的评价标准上。

基础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很难在短期内作出高水平的成果,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酝酿和坚持。但现在的评价体系是,每年年底都要评价老师的全年工作量,比如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等。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老师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完成每年的工作量,而不是按照兴趣或国家重大需求去作一些研究。因此,他们也就很难尽心尽力地去作基础研究。

我认为,在基础研究师资力量不足的背后,是目前高校评估机制的不健全在“作祟”。

当然,我国也在不断进行相关改革,比如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不久前又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不管是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还是针对基础研究的“珠峰计划”,有了顶层设计,如何落地就变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首先就要培养出一流的教师,然后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作出一些原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不是跟随性的研究。没有一流的师资,所有顶层设计都是空想。


(本文转发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