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专访副校长施大宁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8-08-14浏览次数:1877作者:王之康来源:中国科学报供图:中国科学报责任编辑:李林泷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2018年8月14日发行的《中国科学报》围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到底“新”在何处,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建设一支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目标等问题,对我校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大宁教授进行了专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施大宁: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须多方助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双一流”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似乎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那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到底“新”在何处?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建设一支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目标?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


队伍建设恰逢其时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此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何必要性?它又“新”在何处?

施大宁: 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有几点是需要在原来的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重点体现出来的。首先是立德树人,也就是师爱精神。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其实,这与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一脉相承的。

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要办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办受人尊重的大学;要办受人尊重的大学,首先就要有受人尊重的老师。所以在大学里,我们要培养有教育情怀、真正把自己的工作落实到人才培养上的老师。

其次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彻底的变革时期。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社会发展,使得我们整个教学模式产生巨大变革。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老师改变教育模式,不断提升能力,与时俱进。而从人才需求方面来看,我们也需要一些跨界的、多学科综合的新兴人才,因为当前学科发展逐步相互渗透,综合性越来越强。

再次,“新”还体现在教育最终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俗话说,科技是核心竞争力,其实教育更是核心竞争力,它是未来几十年发展最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的源泉。如果想要我们的社会具有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性,老师就要有创新性。

《中国科学报》:那么,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标准?

施大宁: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具有四条职业素养:

一是前文所述的立德树人,也就是师爱精神。

二是博专结合。一位老师既要深刻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知道其他专业知识,要跨学科、多层面地培养学生。他们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综合培养的过程。

三是教研相辅。对老师来说,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是培养自己。我认为,大学的人才培养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培养学生,另一个是培养老师。人才培养是两方面的事,两者缺一不可。教学与科研要相辅相成,老师在科研中具备的学术思想、碰撞出的学术火花、了解的国际前沿信息等,都会不断地融入教学当中,最终落实在教育上,落实在人才培养上。

四是与时俱进。老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学手段,利用新型的教学资源,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空间。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科学报》: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施大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最亟待解决的,首先是理念问题,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人才为事业追求的理念。因为老师无论从事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服务,归根结底是培养人才。

第二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无法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怎样评价一位老师的教学?怎样评价一位老师的科研?一位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如何综合评价?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且热衷于教学的老师。

第三个亟待解决的是教师队伍如何多元建设问题。高校的人才需求是多方位的,不仅要有名牌教授,还要有大量的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这是形成共同的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不能单单围绕名牌教授进行建设,还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元渠道的基础建设。

《中国科学报》:对于刚才谈到的评价体系问题,您觉得,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难在何处?怎么解决?

施大宁:今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久前,中办、国办又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指出人才评价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关于人才评价机制的问题此前也一再被提起,但一直没能很好地落实下来。之所以如此困难,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人才评价机制以行政为主导,其带来的问题就是往往并非同行评价同行,而是评价体系标准单一,一把尺子量到底;二是在资源调配上,中国一直都是从上到下的,这样的资源调配就必须要通过一些自上到下的人才评价机制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也导致行政资源纠缠在一起;三是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影响到科技界和教育界,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心态浮躁,希望能够见效快,短时间内在社会上、业内以及领导那里获得一定的地位。

而且,人才分为行业类、管理类、专业类等不同类型,非常多样、复杂,所以必须建立同行评价机制,而机制的建立需要使用人才的部门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评价权。

人才评价体系的问题不是一个文件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多方配合与一系列系统的改革。首先,国家层面要制定宏观政策,规范各种人才计划的评审,实行分类指导。其次,要简政放权,把人才的培养、评价与各个单位的实际需要结合在一起,人才评价落实到单位,单位落实到同行。


三个层面实现目标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如何才能实现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施大宁:我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三个层面的努力。

一是国家层面,要有政策支持、政策引导,真正把中央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性文件、国务院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在一起,作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以课堂为主,实践能力弱、跨学科学习能力弱,学校的跨学科培养、校企跨界培养也比较弱,远远无法满足未来工业发展需要。

二是学校层面,要加强内涵建设,把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真正把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而不是去做一些表面文章。

三是个人层面,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虽然个人层面也涉及待遇分配、资源调控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之后,老师个人也会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东西。

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实现从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真正走到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提供中国的方案,作出中国的贡献。


(本文转发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