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6-21浏览次数:1708作者:赵铮来源:党政办供图:新闻中心责任编辑:赵燕喃审核:刘宇雷

字体:

6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大学的改革——一个院长的思考与实践》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等全体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学院系所、专业负责人,师生代表,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以视频直播形式同时在两校区举行。副校长施大宁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聚焦大学内部治理问题,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本科通识教育等为例,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其本人关于大学改革的思考、探索和行动。

钱颖一首先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其作为基层学院院长的三点感触。他认为,做院长要投入、专注、执着,要借鉴做学问的态度和方式,要实现工作愿景、激情、行动三者的有机统一。钱颖一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并参考中国经济和企业改革经验推动教育改革。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例,他认为,要做到“三个毕竟”、“两个兼顾”和“一个公正”,要基于大学、大学教师以及从事的创造性思想性工作三个基本定位来思考改革;既要与规范的现代大学制度接轨,又要符合国家、大学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长远目标,又要有合适的过渡措施;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和改革方案内容中要全面做到程序公正。

围绕本科教育问题,钱颖一用“均值”和“方差”两个度量,从“人”和“才”两个维度来分析我国教育的现状。他认为,当前我国的本科教育,在育人维度上,均值低,方差大,在育才维度上,均值高,方差小。本科教育的目标应该在于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教育内容上,他认为,应当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三位一体”,并以中文写作、中文沟通、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物质科学等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通识教育的经验。在教育路径上,他认为,应当注重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特别指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通常意义下的“因材施教”,而是要为学生自由成长创造环境和提供机会,要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获得多样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要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展,让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报告会最后,钱颖一分享了其作为院长在本科教育中的10个“规定动作”,通过给新生写信、授课、听课、院长下午茶、院长对话、在校生和校友座谈会等具体工作的介绍,进一步激发了与会人员对教育情怀和教育管理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