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比院士头衔 更自豪的是成果

八旬院士赵淳生矢志超声电机技术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8-06-01浏览次数:1330作者:杨频萍来源:新华日报供图: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江苏院士


5月18日,在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推进大会上,南京航大超控科技有限公司的“超声电机项目”荣获十大创新项目。会场上,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铿然有力地推介着超声电机在智能化装备上的应用。


人们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已到耄耋之年,曾患过两种癌症的老人。“我要将超声电机产业化,让全国人民分享我们的成果!”这个怀揣着对党至诚之心的“放牛娃”,如今每天依然工作到深夜,他正像过去一样,抓住每分每秒,将所有失败、打击、困厄,一步步地变成了通往梦想的阶梯。


放牛孤儿成长为院士


1938年11月,赵淳生出生在湖南衡山。两岁时,父亲在革命战争中血染疆场,母亲也在他九岁那年病逝。赵淳生成了孤儿,每天放牛、砍柴、做农活,不久,党组织找到了他,供他读书。“10岁那年,我立下誓言,要用一辈子报答党的恩情。”


24岁时,他仅凭手绘的图纸,便制造出了一种在振动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仪器——电动激振器,打破了该仪器国外垄断的状况,在别人眼里“这是可以吃一辈子的成绩”,但当他在美国第一次听说了超声电机时,他敏锐意识到其未来重要的前景,“我国以后一定用得到!”


当时已年过半百的赵淳生,决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超声电机课题组后,他曾把美方给的工资节省下来买各种实验设备,把女儿女婿家的地下室,几乎打造成一个正规的实验室。


从瞄准超声电机开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国做打算,一年后的1994年,不顾在美国家人的挽留,赵淳生随身带着五大包资料和元器件,孤身一人回到了南京。


没场地、没经费,一切从“零”开始。赵淳生的研究工作经常持续到深夜两三点,通宵“开夜车”也不鲜见,吃饭的事能糊就糊。已经退休的老同志,曾多次遇到因低血糖晕倒的赵淳生。


2000年,在学校组织的例行体检中,他被诊断患上了肺癌,右肺被整体切除。谁料祸不单行,在术后4个月的一次复查中,赵淳生又被查出胃癌。听到这个消息,妻子、女儿和所有亲朋好友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都难过地哭了,“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苦难为什么一次又一次降临在他身上?”


经历过无数苦难的赵淳生知道,他必须做的,就是笑对苦难。短短时间,当时已60多岁的赵淳生做了两次大手术,体重顿减26斤。在整个治病阶段,享受着国家免费医疗的他,都没有用过一支进口药。侄女王欣说,在他自己生死未卜的时候,他想着的,还是为国家省钱,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


“我不能让中国落后了!”


即使与癌魔擦肩而过时,赵淳生心里想的仍然是自己的超声电机。由于不能当着妻子面工作,白天他甚至躲在病房厕所里,把厕所当成了临时办公室。第二次手术后,妻子拗不过他,每天扶他去实验室,赵淳生还得自己兜着下腹,免得下坠的胃肠撑到伤口。后来,他干脆把实验设备搬回了家。女儿心疼地质问父亲:“你要命还是要超声电机?”赵淳生果断地回答:“两个我都要!”


这个意愿太强大了,赵淳生的坚持,让命运终于回馈他莫大的“喜”。他主持完成的“新型超声电机技术”于2003年获国防科技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末,67岁的赵淳生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功成名就,赵淳生却开始焦急地寻找起超声电机的使用单位。在他看来,科研产品,有应用,才有生命力。这时候中国航天上海某研究所找上门,拟在“嫦娥三号”中使用国产超声电机。赵淳生当即拍板,哪怕自己贴钱,也要接下这个任务!


为了节省时间,赵淳生自筹一百多万元资金,仅做过的实验就有上千次之多,其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嫦娥三号”发射那晚,赵淳生坐在电视机旁,看着那个“小关节”一板一眼地动着,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了热泪。报效祖国,是他最大的幸福!


超声电机的应用上有一个个“拦路虎”。实验室还有不少老师记得,为了解决超声电机强度的问题,当时78岁的赵淳生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实验室没有椅子,他双膝跪在地上,整个身子趴在一张破旧的桌子上,神情专注地摆弄电机。最后,他通过大量计算和实验,亲自拿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有段时间,一批超声电机的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就出现了无法启动的现象,赵淳生就将这款超声电机安装在了自家的窗帘上。一次次验证,几年下来,每一次使用都很成功。他为超声电机产业扫除一大障碍!


耄耋之年再创业


从2002年起,赵淳生开始转让专利和样机,相继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但都由于技术难度太大而宣告失败。可他从来没打算放弃。


夫人劝他:“你从50多岁才开始搞超声电机,如今你70多岁了也该歇歇了。”但赵淳生回答,“我们国家太需要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人才了,创业这块硬骨头比创新还要难啃,只要有一口气,我同样会坚持不懈啃下去!”


“我创业失败三次了!”赵淳生丝毫不讳言创业之坎坷。从2008年创办春生超声电机,到2011年,他自筹100多万元资金建立的“南京万玛超声电机”,再到2012年,他注册的“江苏丰科超声电机”,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创业,他搭上了所有的时间、金钱,甚至欠债也在所不惜。最难的时候,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还外借200万元,为员工发工资,这一预支就是一年!


“科学家办企业,实在是太难了!”但他还要走下去,只要活着,就要继续书写超声电机研发的“连续剧”!


从2016年3月到8月,年近80岁的赵淳生,连续与30多家单位洽谈合作,为了抢时间,他一天在路上连续奔波八九个小时。2016年底,“南京淳控超声电机研究院公司”正式成立了。


“我要让江苏成为超声电机的海洋,这也是我的报国梦!”赵淳生说,在人生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不是“院士”头衔及获奖无数,而是他的研究成果产业化。


如今,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60多种超声电机,申请有关超声电机技术国家发明专利300多项,其中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0多项。这些超声电机中的一部分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多种卫星、智能炮弹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超声电机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闻链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805/23/c48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