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人物丨国家优青获得者张之梁教授:筑人之本,成人之梁

发布时间:2018-05-21浏览次数:10441作者:王露愉 黄巍来源:自动化学院供图:自动化学院责任编辑:李林泷审核:王晖

字体:

在进行本次采访之前,记者查阅了张之梁老师在南航官网上的简历,密密麻麻的小字印满了整整三面——“在IEEE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发表SCI论文31篇”“发表IEEE APEC ECCE等国际会议论文62篇”“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10项”......

印在A4纸上的小小一行铅字,背后是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无数个失败又重来的实验,数不清的仿真和实验曲线,渐渐从紊乱变为秩序的测试数据。

“对待科研,张老师的态度比较严厉,经常在休息时间与我们讨论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晚上周末也经常加班,到实验室看我们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张之梁老师的研究生徐志巍这样对记者说。在对张之梁老师本人进行的采访中,他则多次重复了“坚持”这两个字:“坚持GaN高频项目的研究,坚持在一线开展工作,坚持将好的科研思路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从荣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2016),到表彰“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6年),到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与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7年),张之梁老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奋进,在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提携优秀的科创青年人才。



立足南航,放眼四海

1998年,张之梁老师从扬州中学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系,2002年保送南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2005年获全额奖学金在加拿大女皇大学攻读电力电子博士学位。今年,他受南航客座教授同时也是他的博士生导师Dr Yan-fei Liu的邀请,专程赴德国开展学术交流,拜访德国电子行业认证权威公司VDE与德国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KE)主席蒂斯博士,就中德产学研合作机会展开全面调研,同时全面开展电力电子科研合作。



现在,张之梁老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力电子领域GaN高频项目的深入探索,他希望通过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提高当今电能的利用效率,给电力电子及背后的相关产业链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更多便捷和创新。今年,张之梁老师凭借GaN高频项目的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谈到如今取得的成绩与今后的研究目标,张老师谦虚又不失郑重地说:“我个人在电力电子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国外一线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原始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今后将加强与电力电子产业界合作,加强与国际一线品牌合作,提升研究与产业化能力,服务好中国实体经济,争取在国内电力电子领域取得更大的改变与突破。”


持工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时光荏苒,自2009年5月回到南航,张之梁老师在铸就飞天梦想的地方已工作了八年,担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同时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从研究型学者向教学型学者转型的过程中,张之梁老师感受到了很多年轻老师都有的压力,“万事开头难,作为新老师,需要学习提高的东西很多,从科研到教学,面临众多挑战和压力,都需要努力去适应。”

张之梁老师在采访中特别感谢了前辈周波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耐心地为他讲解申请项目的侧重点,如何提高项目的命中率……在科研方面,新老师往往经费少、启动难,资源也不够充分。为了能够争取到好的项目,张老师经常加班写各种项目申请书,就连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思考如何挖掘项目中好的创新点,来增加申请书的分量。

一直以来,张之梁老师坚持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他认为好的科研思路要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具备良好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而落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研究会促进教学,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一流的研究实力。我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在社会上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成为相关行业的精英。”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张之梁老师将自己刻苦坚持的精神,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尽力传递给自己门下的每一位弟子。



“因为本科知识与研究生阶段学习还是许多脱节之处的,所以对待每一届新学生,张老师都会耐心讲解实际操作中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在参与各类学术会议与国际会议中,都会将会议中的文章,实验室有关的文献打包发给我们,督促我们尽快发SCI论文等等。”张老师的研究生这么说,并对张老师丰富的实际科研经验与严慈并济的教学态度表示深深的感谢与敬佩。他还特别提到,张之梁老师非常注重创造性思维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经常对研究生们强调,“多动动脑子,想想问题的不同之处。因为一个项目的创新点就是科研者的价值体现所在,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应该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与最终追求。”

正如教育学家亚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唤醒另一朵云”,教育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如今张之梁老师也与之前带领他的恩师一样,在科研教学一线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淡然生活,宠辱不惊

八年的坚持与奋进,让张之梁老师慢慢成为了众人口中的“大牛”、“男神”。他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电子工业部第三十八电子研究所“4kw通信电源”、加拿大安大略省产业联合项目,主持中电14所、北京航天五院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多项“高频高效模块电源”项目研究。获得1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英文专著High Frequency MOSFET Gate Driver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英国工程学会IET出版),并获得2017年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谈及这些学术硕果,张之梁老师特别强调了多方力量给予自己的支持。南航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大平台,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的鼓励、支持与指点让他一直心怀感恩。他也特别感谢了自己的研究生们:“他们是工作在一线的队员,非常努力勤奋。他们做了大量的原创性工作,和我一起解决了项目里的许多困难,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荣誉也应该属于他们。”

面对荣誉和压力,张之梁老师都坦然处之。他认为,科研工作必定是辛苦的,这是个人与社会的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荣誉只是过往烟云,压力更应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他表示,自己将坚持把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因为“创新的价值在于make things better, 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好的创新来源往往是工程实践。”在未来的道路上,张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多做出实质性的成果,为这个行业培养出更多领先人才。



张之梁老师建议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与学习者,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宽阔的胸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贵在坚持,天道酬勤。自己也将永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像第一次接触科研那样不断求索,坚持不懈,努力奋进。做终身学习者,终身科研者,争取取得更大成绩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张之梁老师用来立人处事的学习标准,也必将成为一所学校,一群人的标杆与信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潜移默化,迁兰变鲍,成人之本,必将成为“筑人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