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论坛丨孙蕊:温度、深度、纬度助我前行

发布时间:2018-05-06浏览次数:4678作者:杨凤青来源:民航学院供图:杨凤青责任编辑:审核:徐福民、胡明华

字体:

编者按:在我校第二届“长空学者”计划国际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联合人事处/高级人才办策划专题报道,邀请校内相关学院的中青年教师代表撰稿,以个人发展经历,展现学校和学院为引进人才发展搭建平台、融入团队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以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南航。    


温度、深度、纬度助我前行

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 孙蕊


团队介绍: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受国家空管委办公室领导,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依托单位,2012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空管科研体系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军地、跨领域、跨学科的高层次空管科研创新基地,始终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空管行业实际问题、国际空管科技前沿,致力于空域管理、空管性能评估、飞行流量管理、通航运行评估、航空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探索、关键技术攻关、系统研发应用及标准论证咨询等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为我国空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空管以及民航局科技项目等4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6部。


2015年是我人生转折性的一年,这年我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同年加入了南航民航学院。与南航缘起于英国留学期间,我的二导师是本硕博毕业于南航的“土生土长”的南航人,我被他为人谦和朴实,做事严谨踏实的南航人品质所感染。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南航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拥有先进的科研水平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的学校,是唯一一所民航局与工信部共建,将民航作为特色发展内涵的全国重点高校;是一所建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民航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及科研体系的高校。从那时起,我觉得能有幸能够成为南航的一分子是件非常荣幸的事。

选择有温度的南航集体。刚回国找工作时,我有一些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找准自己的研究定位。从放弃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邀请到婉拒上市金融公司的橄榄枝…我一直在寻找。有幸收到了南航的面试邀请,学院从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平台、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给了详尽的介绍,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耐心解答了我心中的诸多疑惑。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我得知民航学院一直以来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坚持“引培并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支持。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也非常的亲切友好,给了我家的感觉。我被这个有温度有温情的集体深深地打动,深感这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单位,在这里我能得到很好的科研条件,也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决定成为南航的一员,在这里努力工作,不断成长,为团队的建设添砖加瓦。



加入有深度的科研团队。南航民航学院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圈子”,找准了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定位。到南航以后,胡明华院长带领我参观了“国家空管飞行流量重点实验室”,这里的学术氛围浓郁,实验室科研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虽然我的硕博研究方向是地面智能交通导航,但是通过与团队负责人胡明华的深入的探讨,我找到了自己在空中智能交通研究的延展性。接下来的科研生活,更加坚定了我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团队为我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在强化特色,着力打造一流学科平台方面,着力挖掘学科合作新领域、全力打造先进科研平台、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在加强空管优势学科建设方面,积极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军民融合通用航空创新中心),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重点研发项目,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


  

团队负责人胡明华经常与我交流。他了解到我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导师Washington Ochieng院士是空中智能交通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在导航智能交通业内很有影响力。积极指导我引进Ochieng院士到民航学院,进行团队建设。除了扎跟科研外,我在团队的带领下赴国际领军学府调研、学习,扩展科研发展的视野。

收获有纬度的发展平台。院长胡明华非常注重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希望将民航学院打造成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成功引进了我博士期间的导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Washington Ochieng参与学院团队建设。Ochieng院士在来到民航学院后,对我们的学术水平,研究团队非常满意,觉得民航学院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团队。合作期间,举办了第一届空管国际学术会议,与南航联合申报111引智基地,以及2017自然科学基金的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百人计划”项目。结合民航学院的研究方向和帝国理工学院的先进技术,建立以Ochieng院士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共同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建立国际化人才基地。目前,学院计划与帝国理工学院建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近期,我积极促进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青年才俊来校参加长空学者的论坛、开展系列学术讲座。积极促进我校研究生和博士生赴帝国理工深造,进一步拓展深层次有内涵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带出去”的双向互动模式。

我很感谢学校和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为我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让我职业生涯发展的如此顺利。我将继续拼搏,勇于创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刻苦钻研,为团队带来更多的学术成就;我也会放眼世界,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知识,注重国际上的学术交流,为学校和学院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孙蕊,2015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智能交通系统(ITS)博士学位。2015年任职于南航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担任空中交通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GNSS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及其空中地面智能交通应用,城市环境定位技术和导航性能评估,无人机异常行为检测和空管。目前共发表Springer英文专著 1部,SCI、EI 论文 近20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横向课题多项。曾获得英国诺丁汉优秀毕业生、皇家导航协会新人奖、Springer theses prize 斯普林格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2016 ION GNSS+D1B分会最佳报告奖等奖励,同时也是ICG 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B组应用子工作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成员、英国皇家导航协会成员(RIN Member)、美国导航学会会员(ION 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