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④丨抢抓专项机遇 争创一流学院

发布时间:2018-04-21浏览次数:1027作者:崔海涛来源:能源与动力学院供图:责任编辑: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新学期伊始,校党委召开工作汇报会,围绕贯彻落实党代会决策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分组汇报了2018年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同时,校领导现场为各单位一一“问诊把脉”、明确方向。

会议的相关情况通过新闻宣传、专题会议等各种途径,迅速传达到一线师生当中。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党代会描绘了南航发展的蓝图,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苦干实干,把校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实现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南航梦筑牢基础。随着第二阶段会议接近尾声,现开设“回音壁”专栏,陆续刊发各学院领导干部、教授代表的反响和思考,进一步凝聚共识、狠抓落实。


抢抓专项机遇  争创一流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 崔海涛

新春伊始,学校组织召开了主题为“改革创新,强化落实,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吹响了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嘹亮号角。为坚决贯彻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能源与动力学院把2018年定位为“改革落实年”,进一步明确思路,把握机遇,凝心聚力谋发展,努力争创一流学科、一流学院。

 

抢抓专项机遇,汇聚内生动力。“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在2014年两会期间,被列为国家第20个重大科技专项(简称“两机专项”);2015年两会期间,两机专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两机专项的启动实施为学校“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能源与动力学院更是面临历史上极为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不失机遇、抢抓机遇,全院上下笃定前行。一方面,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由各系、团队、教授等参加的研讨分析会,对“两机专项”和“双一流”背景下学院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从学科建设、学院发展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为学院发展谋求更深层次的内生动力和更广泛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两机专项中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引领性作用,汇聚校内外资源,形成“航空发动机+”主题创新区,有效提升抢抓国家重大专项机遇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超前谋划能力和对外争取资源的能力,以两机专项机遇带动学院和学校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力条件建设,筑基学科平台。两机专项是国家首个对高校设立条件建设的重大科技专项。积极争取相关配套条件建设,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学科平台基础。在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中心 五路并举”的战略布局引领下,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观目标,学院在学校发展规划处等机关部处的带领下,统筹学校各学院在服务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材料和测试等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多次组织规划论证,初步形成了以“四热两新”为主题的条件建设论证方案,突破学科平台建设的系列瓶颈问题,打破学科方向以及各学院学科建设壁垒,力求形成整体式、一体化、高水平的航空动力学科拓展和服务平台,强力推动高峰学科、高原学科,以及固本强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辐射带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组建优势团队,服务重大需求。两机专项也是国家首个设立基础研究科目的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航空发动机的基础研究,专项设置了总体、气动、燃烧与传热、结构强度、控制、测试、制造、材料、适航等多个基础研究方向,为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学科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方向引领。能源与动力学院抢抓科研机遇,结合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和科研优势特色和发展方向,强化学科方向优势团队的组织和建设工作。一方面,学院注意加强学院内部优势团队的组建,积极推进相关团队与行业优势单位的联系,突出服务航空动力主体需求的能力,如所组建的气动稳定性团队和冲击包容团队等,有力地支撑了行业的重点型号研制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已经成为航空动力发展的新动能。学院主动加强与兄弟学院的联系和对接,深入解读两机专项基础研究的内涵,加强理工融合,注重学科交叉,与兄弟学院共同组建优势学科科研团队,实现特色发展,有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交叉融合,组建优势团队,有效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力争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