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 (三) 丨走近南航国重:勇作顶天立地的大力士

发布时间:2017-12-28浏览次数:2768作者:王之康 王伟来源:中国科学报供图:国重责任编辑:审核:王晖

字体:

编者按:在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之际,2017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报》“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栏报道了我校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我校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实验室面向国家航空航天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以先进飞行器为主要载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成果应用于近二十个国家重大/重要型号等项目;建设了一支院士领军、杰青和长江学者领衔的国家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六年来,我校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航空航天结构力学与控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并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立足科学前沿 服务国家需求


赵淳生院士(左)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讯员 王伟


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西门,沿凌云路直行三分钟,转向博远路再走六分钟,过小湖,右前方便是一栋六层高的灰色建筑。对于南航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骄傲;对于中国航空航天来说,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


实验室一楼镶嵌着室训,上书“崇德效山,求是学海”,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航教授赵淳生、胡海岩共同提出的,寓意修养自身品德要效仿巍峨的山峰,既厚又高;探求客观规律要学习辽阔的大海,既宽又深。


其实,远在2011年4月实验室成立之前,这个室训所蕴含的精神就已经存在于南航,存在于科研人员的心中了。


人才培养 十年方磨一剑

说到南航实验室的成立,必定要记住三位老先生——专长于结构振动研究的力学家张阿舟、空气动力学和结构热强度研究先驱范绪箕以及南航首位院士陶宝祺。


“在南航建校初期,范绪箕先生与张阿舟先生就对科学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结构强度和振动方面为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室主任熊克说,陶宝祺院士则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拓了我国的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领域。“可以说,他们为实验室的研究基础、人才基础以及文化基础都打下了很好的根基,是名副其实的奠基人。”


实验室虽然成立仅六年多时间,但已有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近二十个重要航空航天工程和装备预研。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实验室形成的一支由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领衔的学术队伍密不可分。


在这支队伍中,作为核心人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航教授赵淳生、胡海岩都是上述老先生的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传承下,南航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延续了几十年,2011年实验室的获批建设可谓“水到渠成”,而且也逐渐形成了寻找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


比如,今年新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是胡海岩任南航校长时引进的长江学者,航空宇航学院教授、长江学者胡俊辉是赵淳生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引进的人才等。


而在培养学生方面,实验室也是不遗余力,比如2006年来到南航开始硕博连读、师从胡海岩的黄锐,现在已是该校航空宇航学院的一位教授。回想起十几年来的求学经历,他感触颇深。


“胡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要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审慎的批判精神,这一点对我影响至深。”黄锐说,他对论文写作的要求也极其严格,每一个细节的语法问题都会锱铢必较。“虽然胡老师还担任着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一职,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日常与我们的学术讨论却一点都不会落下,通常会深夜回复邮件或打电话沟通。”


如今,黄锐更是将他从胡海岩身上学来的学术精神与思想传承下去,他指导的一名博士生还在最新一期美国杂志《导航制导、控制与动力学》上全文发表了研究文章,这也是黄锐课题组近十年来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全文文章。


“从整个实验室来看,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发展、重视学生培养,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气。”熊克说。


面向国家 服务重大需求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熊克看来,有两个使命是一定要肩负起来的,一个是立足科学前沿,另一个是服务国家需求。


纵观实验室近几年的发展,所有研究工作无不是围绕着这两个使命在进行。


在飞行器起落架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技术研究方面,南航校长聂宏课题组开展的航天器着陆缓冲装置与对接机构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起落装置缓冲与收放、前轮操纵与减摆、构型设计等五个方面存在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打破了国外垄断与相关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我国飞行器起落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技术体系。


“研究成果‘飞行器起落装置设计、分析与试验技术’已经在歼十、歼十五等多个航空型号工程和预研中得到应用。”该课题组成员、航空宇航学院教授魏小辉介绍道。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航空宇航学院教授袁慎芳则主导了航空智能结构与健康监测研究。


“从仿生角度出发,将其他生物的自我感知、自我控制、自我修复等功能移植到结构上,使飞行器实现对损伤的自我控制与修复,可以说是飞行器的随身健康医生。”袁慎芳说,从早期的基础性研究至今,该技术在国内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应用于我国多个型号的新机研制和在役飞机维护,并将逐步应用到航天领域。


对外交流 提升国际水准


在对外交流方面,实验室不仅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航空系等并列为亚太先进智能材料结构中心联盟首批成员,而且多位国际著名力学专家担任实验室客座教授,比如韩国科学院院士、韩国科学技术院李仁与俄罗斯联邦工程院院士奥特尔·瓦西里耶夫。


“李仁和瓦西里耶夫还分别荣获了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我国政府给予国外专家的最高荣誉。”熊克说,瓦西里耶夫还是实验室“压电精密驱动关键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外方首席科学家,并就超声电机研究长期与赵淳生开展合作,“这对于提升相关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平大有裨益”。


由于学术研究的广泛影响,实验室还与美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从项目牵引角度来说,我们每年都有定期访问,也争取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计划来支持。”熊克介绍道,从技术迁移角度讲,比如袁慎芳课题组开展的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与美国、德国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


举办或承办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是提升学者相关领域研究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活动。而在这方面,由于实验室的重要地位,南航这些年承办了多次国际会议。


作为国际力学界最高的学术机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每年都有一系列年会。该年会在中国举办得并不多,但这两年,南航就已经成功承办了两次。


“这些无论是对于促进同行交流,还是提高我国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增强沟通的声音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熊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