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丨迎风起航不负新时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

发布时间:2017-12-15浏览次数:2502作者:郑晋鸣 徐晓阳来源:光明日报供图: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中国自己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设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团结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求真务实、立德树人,努力培养航空报国的一流人才。


用故事讲道理,引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一个好的思想教育过程就像谈恋爱一样,以心换心,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话语转换方式,在最恰当的场合提供给对方,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效果。”2017年10月18日,南航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第一次以党代表身份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一个青年教师的视角对十九大进行了观察与思考。


除了80后党代表的身份,南航大徐川更是一名“正能量网红”。身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擅长用年轻人的视角和语态,把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般变生硬为柔软、变尖锐为温和,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十九大报告里有很多暖人心、接地气的话。比如,‘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特别形象……”前不久,在“顶天立地谈信仰”党课上,徐川用幽默的语言与南航大师生们分享首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感受。现场掌声与笑声交叠,全场500余名师生跟着“川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十九大。


此外,十九大期间,徐川还在“南航徐川”公众号推出了《陪我一起开个会,好吗?》以及《特稿:党代会、党代会报告及其他》,两篇阅读量达到十万多,很多年轻人留言、评论,传递自己的声音。


近年来,在南航大,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何畏为代表的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创意、有价值的探索:开设校内公开课《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现身说法、娓娓道来,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借助微信、新浪微博等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精心策划并推广“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诠释“中央精神”“时事热点”……让“高大上”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落脚点,使艰涩的知识变得有趣易懂,年轻人也能坐得住、愿意听、听得懂。


“如今,十九大精神在南航大的氛围很浓厚,课堂、图书馆、运动场,处处都能体会到,但在一些学生的眼中,它可能还只是一个理念,我们要做的是让它落地生根,走进学生的心里。”徐川说,在履行好十九大代表职责的同时,他也将与南航大思政教师们一起组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探索更多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同路人和知心朋友。


连成线形成面,使思政影响落到实处


“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对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很多最新理论成果和提法,也要马上进课堂。”南航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平旭在谈到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的感受时如是说。


十九大开幕当天,全校设立60多个会场,组织“长空学者”、学生党员代表、离退休人员等党员群体以及各学院、各部门集中收看;国际教育学院还组织了部分留学生进行观看……教学楼、实验室、宿舍楼的室内屏幕前,都站着聚精会神观看的同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让新思想“走心”又“入脑”,各学院在观看完开幕会直播后,第一时间围绕“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校园内掀起了关注十九大、热议十九大、学习十九大的热潮。


航天学院一分钟团队创作的十九大主题微视频,开展的“我身边的十九大照片展”活动;能源与动力学院组织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主题学习交流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喜迎十九大,共议法治中国建设”党员座谈会……一场场精彩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在南航大遍地开花。


除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分组举行“学习十九大报告,融入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集体备课会,教师们就十九大报告的新意,如何融合十九大报告精神进课堂的形式、方法等分享心得体会,并着手筹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中融入十九大报告内容。


南航大党委书记郑永安告诉记者,为让十九大精神在南航大落地生根,学校还成立校内宣讲团,到二级单位进行全覆盖宣讲,创新形式载体,力求实效。


溯历史看未来,让“航空报国”之志源远流长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65年来,南航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要求,形成科研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浓厚氛围。


“我是科学家又是一名老党员,航空报国,我责无旁贷。”谈起十九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南航大教授赵淳生激动不已。已是耄耋之年的赵淳生仍然在科研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超声电机的中国梦。


南航大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南航大始终秉承“航空报国”之志,大力实施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暨“群星计划”,强调对学生“三实一新”共性特质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基础扎实、做事踏实、为人朴实,还要锻炼创新能力。在历年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南航大学子8次蝉联“优胜杯”,书写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南航大现象”。


目前,南航大共有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新增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获各类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483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4项;成功研发了28种型号无人机,实现了我国无人机研发史上若干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