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科学讲坛丨中国科学院邹志刚院士应邀来我校交流访问

发布时间:2017-10-17浏览次数:1539作者:巴素英来源:材料学院供图:材料学院责任编辑:朱黎斌审核:王伟

字体:

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院长邹志刚院士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总第116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图书馆1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用智慧舞动光能--光催化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校刚教授主持,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姚正军教授、特聘教授亚历山大·莫利亚尔院士等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65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1388723149

邹志刚院士做学术报告


邹志刚院士为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光催化海水产生氢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意义。首先,邹志刚院士强调了光催化领域的发展潜力与研究历史。自1972年日本学者Fujishima与Honda最先发现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现象以来,光催化技术由于自身“零排放”、“集转换与储存为一体”的独特优点备受各国瞩目。美国的能源部计划,日本的国家新能源计划,欧盟的PECDEMO项目,无一不在彰显着光催化技术的重要性。而中国也同样对这项技术投入了巨大的金钱与精力。两轮“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的扶持,让中国的光催化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未来中国能源与环境的目标是“rich”和“clean”共存,实现“氢能社会”的构想。随后,邹志刚院士系统地介绍了光催化技术在海水制氢研究上的应用,由于海水本身电解质的存在,其氢能转换效率会有一定提高。而且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无限可再生资源,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光催化技术目前由于转化效率的低下难以产业化使用,其攻坚难点主要有两个:1.光催化材料的带隙与可见光能量是否匹配;2.光催化材料的能带位置与反应物电极电位是否匹配。理论上,如果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光催化技术有望在太阳能转化效率上超过植物,达到20%以上。针对当前全球变暖的问题,邹志刚院士提出光催化技术的解决方法,使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轻松高效地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现完美的碳循环。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国家国防与军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之后,邹志刚院士与在座师生分享了他个人的成长感悟:“感恩父母,感恩时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转变思路,集思广益”。邹志刚院士还为学生们寄语:“青春随流,梦不逐波!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抓住梦想!”报告结束后,邹志刚院士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最后,张校刚教授总结了邹院士的报告内容并表示了感谢,姚正军院长为邹院士赠送了礼物。报告会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999891635

邹志刚院士师生合影留念


报告会后,邹志刚院士在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姚正军教授、副院长张校刚教授等陪同下,在院士林亲手种植下一棵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广玉兰,并合影留念。

1240812270

邹志刚院士与师生一起植树


邹志刚院士植树2

邹志刚院士与领导、师生植树后合影留念

报告人简介:


邹志刚,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院长,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中日(MOSTJST)科技重点合作交流项目中方代表,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1955年3月生于天津市,籍贯山东黄县。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6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技术科学部院士。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光催化材料及其在能源与环境中应用的基础研究中,提出了调控光催化材料能带结构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展了新一代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材料,拓宽了光催化材料的响应范围,实现了可见光下水的完全分解。通过构建纳米异质结光催化材料新体系,实现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有效分离,显著提高量子效率和光催化性能。发现了不同污染物间的协同降解新效应,筛选出可实际应用的高效光催化材料新体系。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利用光催化材料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甲烷等碳氢材料,拓展了光催化材料的研究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