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望应天古城墙”实践团队拍摄纪录片呼吁人们保护古城墙

发布时间:2017-08-17浏览次数:802作者:邵远斌来源:航天学院供图:航天学院责任编辑:袁江雯审核:

字体:

14个人,12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位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组建成了一个团队,初衷可以浓缩成一句:别让孩子忘了历史的模样。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可存之,亦可毁之。心中尚有追求,哪怕力量绵薄,也试着通过这种研究以及记录的方式,来给历史来给城墙更加年轻的解读。


2017年7月2日下午1点,雨还未停歇,望应天古城墙之韵小组的成员们,兵分两路,分别从太平门和和平门门出发,一路向南,一路向北。A队下车后来到了钟山与玄武湖相接之处气势恢宏的太平门,然后沿着城墙向北走一路上看到了古雅的茶店,城墙上卖雨花石的小商铺,以及弩车、战车、撞车,等各种冷兵器。而B队从和平门出发向南前进,一路上经过玄武门、鸡鸣寺等。最后两队在解放门汇合,并以解放门为大背景团队在此合影。两队在各自的路线中用手中的设备(包括相机和手机)对城墙上进行了一些拍摄,获得了大量可用的素材,为后期的视频制作提供了很好地灵感。第一天的实践让同学们对实践路线和进度有了很好的把握,是对接下来的几天实践流程很好地铺垫。


7月3日下午13:00,同学们分为城墙组和采访组,采访组前往挹江门采访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研究员刘斌老师,视频组前往中山门出发往北走至前湖段遗址再往南折回至光华门。在采访中,刘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南京明城墙与星座关系的信息,对同学们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解答,并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纸质资料。刘老师也表达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古城墙行列中来的愿望。而视频组从中山们出发继续环城之行与拍摄城墙素材。视频组的成员们从中山门前往明故宫,一路上大雨滂沱,成员们冒雨前行,因此拍摄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晚上大家又聚在一起,对白天所获得的素材进行筛选,并规划第二天的路线。


7月4日上午8:30,整个团队依然兵分两路,骑了两个小时自行车,十一点钟时两组分别到达了钟阜门与汉中门,一队向南,一队向北,定于下午16:00到达挹江门会合,下午18:00再一同前往集庆门拍摄黄昏时分的延时摄影,最后沿着城墙走向中华门去感受城墙夜景的华灯初上。其中一队离开汉中门后,解锁小黄车,奔赴清凉门,然后再是定淮门,往前再走就是挹江门。到达挹江门时已经过了四点,为了赶在五点之前到达集庆门,同学们选择了操作最自如的交通方式——自行车。所有人都卯足气力把脚蹬蹬得飞快,十几公里的路程只用了56分钟。

至7月4日为止,团队三天的实地勘探与取材的地点已基本环绕了南京明城墙一周,对80%以上城墙段和城门进行了取材与摄影。经过前期的资料搜集以及三天的实地取材,团队的后期组终于做出了两段视频(中文版和英文版),这一过程同学们感触良多,体会更深。


南京明城墙作为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被破坏的是城墙,被刺痛的是每一个人的心。周围有越来越多人奔走起来:他们组织公益骑行,唤起人们对古城墙保护的关注;探访城墙下别有动天的茶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