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方走,又见朗读者

发布时间:2017-04-28浏览次数:4368作者:郭伟杰来源:南航报供图:南航报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 《江城子》———“病行京广又三遭,似衰茅,逐风飘;千里求医,来往独思寥。只为堂前双白发,长思量,且煎熬……”?你可曾想过一封信、一篇文章、一段讲述便能引着我们进入一个久违的历史片段,牵出人们心中沉寂许久却想说未做的画面?


春节期间,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以及紧随其后的《朗读者》,让观众感慨,原来还有一种节目叫做“文化综艺”。没有绚烂的舞美,亦没有激烈的赛制,有的只是那份云淡风轻、静若处子,如潺潺流水般的节奏圈粉无数,电视节目中的这股清流似春风拂过浮华,撩开人们对纯净文化与自我修复的神往。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或许这只是古代人们对其时读书人的高度评价,却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读书对一个人的意义所在。培根亦曾言“书是人类智慧的阶梯”,顺着这架阶梯积累的不仅是智慧,还有一个人的价值。回观众生喧嚣的时下,读书品文似乎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渐渐丢失了那份内心的宁静与肃穆。


中华诗词大会之后,曾掀起一股“读诗热”,是这样一个节目,重新引燃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那久违的激情与对文化熏陶的渴求。渐渐地,我们拾起那份被遗落在角落的孤寂,唤醒沉睡许久的华夏文化之魂。于是,在遇见《朗读者》后,我们的内心便又重新共鸣,一个普通的节目名字以低到尘埃的姿势,把五彩缤纷的“种子”撒向观众,把文字与语言的美,读进了人们的心里。


董卿说,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尊敬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赋予了文字新的生命,朗读给予了内心无尽的激情。总有一段文字在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里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一个人,一段文,或许我们素昧平生,也许我们终生未见,却总有那么一段文字穿越时空,让我们心生交集;总有那样一种声音,传入我们耳畔,给我们以力量。


走下春晚的舞台,董卿转身向观众展现了她规矩之外的别样风采,端庄温婉包裹着的是一种强烈的个性,这也是《诗词》与《朗读者》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大明星,抑或是大学者、普通人,他们虽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却有着同样浓烈的性情之真。濮存昕带来的散文与故事属于半个多世纪前那个弱小、不名一文的孩子———“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永远被禁止……”;96岁高龄的翻译大家许渊冲译作等身,《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却因林徽因怀念徐志摩的一抔深情而泪盈而泣,其在翻译上不止步于“美”更追求“真”的心性源头;一对平凡的夫妇舞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种下满谷鲜花,从此一生,丈夫携着妻子,开阔的胸襟践行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箴言……文字抵达的情感让人们愿意分享,更愿意倾听,《朗读者》在人的日常生活与视野中提炼出了文化的高度,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动,这便是文字的力量———生命不可辜负,爱之,便品读之!


没有浮夸的外表包装,只有直击心灵深处的共鸣,这可能便是“文化综艺”逐步迈向春天的原因。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面朝大海”满怀诗心读书撰文的人,相信明天定会“春暖花开”!


《朗读者》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一段文,每季就有近70段文字的深情朗读通过电视广为传播。一年有四季,如果精心策划、组织、传播,那将是怎样一种真、善、美的增殖和递送啊! ———人民网


的确,我们当前生活在一个快时代,可能许多人每天并没有太多时间读书。《朗读者》的开播,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人们内心里潜藏的阅读热情。 ———新华网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人们喜欢的就是它的传统文化力量。———曹可凡


个性张扬的追求对于年轻人们而言是一种宣泄,然而对大多数的父母辈们而言,这其中的价值观是有冲击性的。但《朗读者》不同,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