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级卓工班班主任关叶青

发布时间:2016-12-14浏览次数:2860作者:邵丹慧、贾轩昂、任慈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供图: 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卓工班自成立之因,也是希望加强工业工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及实践能力。2015年暑期,为了让卓工班同学不局限于抽象的课本知识,而是真正投身于企业,落实到产品,从而得到更直观具体的认识,关老师动用了各种人脉帮助同学们寻找企业实践的机会,最终与南京海锚电器公司签署实习实践协议。
关老师邀请经管学院工业工程学科带头人谢乃明老师,一起陪同学生到南京海锚公司浙江慈溪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装配。谢乃明老师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对关老师的想法大加赞赏:“学生们绝不能对已有的成绩轻易地感到满足,尤其是卓工班的学生,只是成绩好不是真正的好,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可以,我很高兴卓工班的学生们能在关老师的带领下,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更高的定位。”关老师就这样带着学生吃住在企业,一呆就是45天,期间关老师还多次协调工业工程的相关老师按项目组到企业指导学生,组织企业和专业老师共同针对项目给学生进行答辩、开拓思路。


      2013级卓工班团支书吴乔谈到那次的实践,感慨地说“关老师特别负责,几乎每天都跟我们泡在工厂,看到同学们有些创新的想法时就会不断的鼓励,最终我们能开发出一款复合式台灯离不开关老师对我们的鞭策。真的很感谢关老师带领我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ICE—CREAM四合一多功能转换器”正是2013级卓工班的暑期实践项目成果之一,在老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刚开始卓工班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样式的转换器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中不仅产生了一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而且也促成了“四合一多功能转换器”的诞生。在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后,结合大学生宿舍中定时熄灯、插口少、充电线乱等现有问题,在关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共同设计,学院和企业共同投资进行了产品的开模,同学们利用线平衡等工业工程知识设计了两条成型的生产线。2013级卓工班班长苏绍华说“大家不仅参与了产品的自主组装和布线,还负责了终端产品的销售。截止目前共销售了近千台产品,产品利润3万多元,全部反哺专业建设,支持学弟学妹们进行新的创新设计,促进专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整个暑期实习实践,卓工班的学生们从原料采购、模具注塑、装配、电焊、高压测试、总检、包装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了艰苦的“厂工”生活,针对企业产品试样从加工工艺、人因工程等多方面总结出98条问题,与企业工程师即时讨论,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逐一提出共计217条解决方案,为企业节约了121万的成本。暑期过后,在关老师的建议下,卓工班的同学还将自己发明、生产的“ICE—CREAM”产品移植到经管学院创新梦工厂(学生启发灵感、思想碰撞,进行专业实践的第二课堂),借助学院的实验室相关设备,开始设计下一代的产品,如同关老师所说的“45天创造的价值只是一个开始”。


关注民生,为社会贡献新知,从优秀走向卓越


      作为优秀学子汇聚的卓工班,关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绝对不止于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才一直是卓工班学生的梦想。


      “卓工班的同学毕业后,因什么而卓越?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段话在我们和关老师的交谈中,被她反复提及。刚做班主任时,关老师会很用心的根据时节,去召开班会,比如父亲节时,关老师就会在班级群里发起“父亲节感悟语接龙”,通过点滴引导学生关爱父母。卓工班因何而卓越?关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是因为对家人、对社会能带来改善。当学生们能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社会带来好的改变,卓越的思维便无处不在。身为政协委员的关老师一直对民生十分关注,她发现国家的地铁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造成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出行不便,而轨道交通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优化改善的地方。因此当卓工班的学生进行卓越计划综合训练时,关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构建南京市地铁无障碍设施查询服务的思路,为学生们种下“给社会创造价值,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梦想。


      在训练过程中,关老师还请南航计算机中心黄鹏飞老师和华为企业导师对同学们进行了十天指导,黄鹏飞老师在提起关老师对他的邀约时说道:“我觉得关老师这种将工业工程人的活力注入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做法很好,每个人都应有一颗为社会服务的心,所以我很乐意为这群可爱的孩子服务。”最终卓工班的同学们先后调研6次,全部采样了南京地铁线路上的120余个站点,收集了1000余条各站点无障碍设施有关信息,绘制了南京市无障碍设施查询一览图,搭建公益门户网站,让老师同学眼前一亮,也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在整个综合训练中,关老师要求学生们从零开始,学习Html、CSS、PHP等网页编程软件,卓工班蔡佳佳同学搭建的“彩鸢”公益十分出彩,当她回忆起关老师在训练中给与她的帮助时,满满都是对关老师的感谢:“刀子嘴豆腐心的关妈妈批评我们时很严格,但她指导我们时却很温柔很有耐心。当公益网站的结题报告出现了诸如格式参差不齐,内容丰富度不足,网页设计不美观等问题时,关妈妈从结题论文的引言到每个章节的内容逐一给我们修改,就连技术路线如何形成,公益和慈善概念不能混淆这样的小方面也详细指出。”综合训练结题时恰逢暑假,很多老师已经不在学校办公了,可关老师仍然坚持在炎炎夏日赶到学校亲自指导学生们完成结题论文,为此她一共展开4次班级会议,还有数不胜数的线上交流,最终2013级卓工班的19名同学为自己的本科专业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关老师说:“我希望卓工班的同学在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后,为社会留下他们特有的产品和服务,留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13级卓工班的同学真正体验了从工厂产品改善到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真正将卓越的习惯运用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要感谢关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将想法结合实际,落实到现实社会。就像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德群老师说的那样“怎样衡量一位老师的价值?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能够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以身示范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这也是老师最大的价值之一。”


      在关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卓越的习惯,看到了基层班主任最朴实严谨的一面,关老师这种习惯,是对待每一件事严肃严谨的态度,是对学生关心与严格兼备的教导,是对工作的热忱,对改善社会的渴望。这种卓越,印刻在卓工班同学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里;反映在每一篇论文的字里行间;闪耀在每个工业工程学子的内心里。希望能有越来越多人被关叶青老师所感染,让卓越,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