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雪国》,读川端

来源:南航报作者:柴成立供图:时间:2015-12-01浏览:933

      推开日本文学的大门,看到的名字首当其冲便是川端康成。他是日本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一位,其地位有如莫言之于中国般重要。

 


 

      我企图从《雪国》走进这位日本文学大师的内心。

     “火车穿过长长的隧道,夜的底层变成白色的了”。翻开《雪国》,文学气息扑面而来。有些书就是这样,看过一遍就会烙印于你的脑海中,画面感驻足难逝。

       品《雪国》,品的是细腻。川端细腻的文笔是出了名的,这是他独特的风格。有时候细腻得过分了,让人困惑,那种感觉就像一个看不懂线谱和乐理的人听到一首好曲子时一样,有心灵的陶醉,也有悦耳的感受,却不知道好到底好在哪里。《雪国》就是这样的一首乐曲,虽然我不能完全领会精髓,但我依然愿意贯注我的全心去倾听。“她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脸照亮。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萤火虫。”这一段镜中景象的描写极为出名,我也很感慨,要是让我来写估计不会观察和联想这么多吧,虚实结合,朦朦胧胧,唯有静下心来,一边啜着浓茶,才能细细品味。当然,细腻就意味着过多的笔墨,导致《雪国》的情节性不强,相反的,村上春树的作品情节性就很强,《海边的卡夫卡》甚至带了点魔幻的意味。两位作家我都很喜爱,他们的作品都是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财富!

       品《雪国》,品的是文化。在川端1968年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上,有这样一段话:“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是的,虽然川端受到了欧洲近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日本文化才是他不可撼动的根!《雪国》向我们展示了北海道的风土人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日本文化。艺妓文化是日本文化活的载体,她和富士山,茶道,樱花等,都是日本的代表,这些都在川端的作品中呈献给世人,比如《千只鹤》中的男主菊治就是茶道世家。川端大作中流露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表现了他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大和民族,我们中国的作家也要像他这样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才行!

       品《雪国》,品的是物哀。小说开篇以主人公来到一个白雪皑皑,四野茫茫的静谧雪国为开头,这一点与作者的唯美观是分不开的,川端的作品总是以他独有的那种清清淡淡,含含蓄蓄的情感:或是暗暗的哀伤,或是羞羞涩涩的爱慕,或是淡淡的凄凉,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而且这种打动是一点点,一丝丝,静静的,轻轻的,流入我的心田。看完《雪国》掩卷沉思,慨叹驹子和叶子命运的不幸,两人相互映衬,高慧勤说:“叶子是驹子的过去,驹子是叶子的未来。”一点不错,叶子是纯“灵”的,而驹子就比较世俗化了,为了生存选择了堕落,沦为艺妓。最后,叶子死了,川端心中虚无的思想彻底表达了出来,这种美好是脆弱的,世俗总是不断侵蚀着纯灵,这与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物哀一脉相承!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名字,仅从他的几部作品,我就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柔软细腻,但梦与现实的距离太远了,他从小命运多舛,酿成了阴郁的性格,这与本性向往的浪漫主义是何等的矛盾!“死是最高的艺术”,这位追求完美的老人最后选择了自杀,无言的死,无限的活,他做到了!在此卑微的我为他献上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