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所见徐志摩

来源:南航报作者:刘 旭供图:时间:2015-10-22浏览:725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徐志摩先生在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如是写道。而诗,也正是身为诗人的徐志摩的情感缩影,自然,我从他的诗作中也找到了情感的线索。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背后,是徐志摩的不满,对于求新求变的新青年徐志摩来说,他追求的是“恋爱至上”,是“自由之精神”,是“独立之人格”,和张幼仪离婚,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在《笑解烦恼结(送幼仪)》一诗中,徐志摩这样写道: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可见,这场包办婚姻就是徐志摩心中解不开,理又乱的死结。但作为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不拘封建礼教的,以破旧立新为己任的新青年徐志摩,势必要挣脱这一死结。于是,徐志摩对这些所谓的礼教,进行了讽刺: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在徐志摩先生的眼中,这忠孝节义就是道貌岸然的剥削者、屠杀者,是制约他不羁灵魂和自由身躯的枷锁。而正是这腐朽堕落的礼教,造成了他的悲剧婚姻,为此,他怎能不痛骂,怎能不疾声呼号呢!又怎能不揭露这没落礼教的吃人本质,以警世人呢!
 
      志摩先生以“忠孝节义”起兴,自然是要向他的包办婚姻发出抗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帐,
      如何清结?
 
     徐志摩的心思已经表露出来:在我心中,这婚姻就是一笔糊涂账啊!学经济出身的徐志摩先生,这笔账还是要算清的,于是诗中又写到:“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先生只想用耐心,等待合适的机会提出离婚。
 
      时间给了徐志摩机会,徐志摩终于在出国留学前夕结束了这段并不幸福的婚姻。古人言“情欢景自愉”,用在此刻先生的身上再恰当不过,看看他自己的描述吧: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我透过诗句,仿佛看到一个手舞足蹈,连蹦带跳的徐志摩走在两旁开遍红花,植满绿树的大道上,欢快不已,听见他那兴奋的呐喊:“消除了烦恼。”这便是徐志摩的性情:决计不能忍受旧思想的束缚,誓要破旧立新,以最饱满的精神姿态面对生活。于是,他活得那样地潇洒。
 
     提到徐志摩,就不得不提到他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再别康桥》。读诗,我随着他的笔尖流动,感触他的情思,仿佛我已化身为那一刻康桥上的徐志摩。
 
     我轻轻地踏上康桥,微微地扶着栏杆,缓缓抬头,望着日落西沉的天边,漫天霞光、红云,已全然映在了我的眼中,再挥挥手吧,我就要离开了。可我怎忍心离开呢?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如斯美景怎让我不心生赞美与留恋?那桥下的清泉,是天上虹;那浮藻间,有彩虹似的梦!梦,去寻梦!我撑一支长篙,离开此处的青草、软泥,向那青草更青处漫溯,静静地,让小船儿在水中徜徉,我的身影也缓缓地融进水草之中。待我再回时,康河中早已是繁星点点,熠熠生辉。掬一捧清澈河水,载一船星辉烂漫,就在这星辉斑斓里放歌,欢度此时……可我又怎能放歌?别离时,悄悄才是此刻的笙箫。平时欢快的虫儿,这会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的这首诗,以写景见长,颇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味,然而景中有情,情感支配着笔下景物的游走,景物则是他情感的具体表现,诗中的乐景反衬出了离别的伤感。试想没有一颗情感真挚、能量充沛的心,怎能发现这样美的景物,又怎能向世人传达出这样富有情感之景?
 
     志摩的性情,洒脱不羁;志摩的才情,遗世独立。这,便是我眼中的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