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团支部寻访南京古文化

发布时间:2013-11-11浏览次数:49作者:来源:供图:责任编辑:审核:

字体:

    2013年11月8日,1512301团支部在南京夫子庙老街会开展“寻访南京古文化”主题团日活动,共有37名成员参与其中。


    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以其会。


    南京云锦、秦淮小吃、金陵折扇、竹雕、南京绒花……也许你不曾听说过这些名词,但这些都是古老的南京所酝酿、积淀下的精髓文化。南京既是六朝古都,又是金陵石城,伴随这座古城应运而生的民俗文化亦是众多,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服饰传统等等方面无一不体现着金陵文化的深深意蕴。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


    老南京,明清街坊已经破碎无序,少见扬州古城那样狭长幽深的高墙窄巷,也并非苏州古城那样三步一桥、五步一水,不像常熟小巷舒适明净,也不像徽州深巷马头墙密集。古巷长长短短,曲曲折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民居高高低低,进进退退,于无序中又有某种节律。月轮初上、映照绿波之时,推窗四望,顿有“天地入吾庐”之感。


    那面具有立体效果的古墙最是令人流连忘返,墙上刻有茶社、黄包车、杂技等,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都在那里驻足良久,深深地被当时的文化所震撼。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快看雪白的小笼包~”沿着一个同学的指向,所有成员齐刷刷地将目光聚集过去。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老板热心的告诉我们,小笼包要慢提轻放,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要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店墙上写着南京人吃小笼包的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南京特产虽不多,夫子庙的小吃却很丰富,同学们忙里偷闲吃的不亦乐乎:


    煮干丝——嫩而老,干而不碎的干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牛肉锅贴——外脆里嫩、馅足汁多,咸中带甜,第一口咬大了汁会漏,咬猛了汁会喷,咬太小又不过瘾;当然,夫子庙的美食还少不了什锦豆腐涝、状元豆、盐水鸭……多滋多味的美食小吃里,同学们尝出的不仅是苦辣酸甜,更尝出了南京人世世代代对生活的热爱。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两声琵琶与一声悠扬的二胡,带领着同学们进入了一个白局的世界。作为南京的民间曲艺,白局起源于明代织锦工人在南京云锦织机机房的相互自娱对唱。虽然唱的是俚曲,但也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亲切感人,大家很快融入其中。
 

   

    听完白局,同学们就沿着巷道向里走去,一个中年女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那个女子手中一只手拿了一只毛笔,另一只手上拿了一颗水晶珠。好奇的同学和阿姨聊了起来,原来,她所做的工艺品叫做“水晶内画”,将图文刻在水晶珠的内侧。画成后再用红线穿起珠子。也许,那穿线不仅穿起了水晶珠,更穿起了南京的文化浪潮。


    一条老街逛下来,同学们见识了种种南京的工艺品,云锦、江宁金箔制品、天鹅绒、仿古牙雕、金陵折扇及木雕……种类繁多,让同学们惊讶而感慨。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所有1512301团支部的成员都对南京的古老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成员们学习、对比当今与过去文化的异同的热情。“寻访南京古文化”通过新颖的活动方式,极具美感的文化鉴赏,在提高了同学们的眼界时,更给每个支部成员带来了美的体验。


    文化需要每个青年人去学习和传承,虽然有些历史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那些沉淀下来的总是优秀的,耐人回味的。1512301团支部的每个成员在游览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化的极大魅力。“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些都是古代诗人对金陵石城的感慨与惊叹。这些诗词不仅道出金陵的文化底蕴,更显示六朝古都的习俗传统,从古代起民俗文化就广为人重视,而今更是不在话下。